教會在「傳福音」與「為公義和平發聲」兩個任務中的出路

太精彩了,我必須讀出,因為作者就教會「傳福音」與「為公義和平發聲」這兩個困擾教會、和教會信徒的問題,作出辯證的分析,澄清教會的使命,它的道理讓我折服。

—————

我在這裏「使用宣教」工作一詞,是為了區別於包羅萬有的「宣教使命」。我用「宣教使命」表示「上帝差教會進入世界所要執行的全部任務」,而且用「宣教工作」表示「人會把福音帶到福音未及的地方或環境,為在沒有基督徒的地方或基督徒缺乏有效影響力的地方創造或增強基督徒影響力而採取的各種具體行動」。

人們用教會增長來衡量宣教成功與否。有時重點放在教化社會、根除社會弊病、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以及發展經濟。實現這些目標,就是成功完成使命。但是,司徒保羅的的標準顯然不是這些。

他到底做了什麼呢?他當然沒有讓這些地區的人全部信基督。保羅當然也沒有解決所有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用保羅自己的話來說,他到處傳揚了基督的福音,許多人信了福音,也順從福音而活。所以他身為一個宣教士的工作已經完成了。

保羅確實因人不信而感到痛苦- 他那也是為猶太人,因為福音先給猶太人的,但他們不接受。但保羅相信,最後「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馬書11章25-26)

因此,完成教會使命,需要教會自身作出改變,學習新事物。很明顯, 哥尼流和他一家信主,這樣當時的教會必須學習新事物。而且,必須重新強調:這不是教會的成就,而是聖靈的工作。

所以教會就朝着人類團結的目標向前邁進出了重要的一步:教會而去成為蠻族萬民的家,成為全人類聯合的記號。

很多人華教會宣教士命中的宣告因素孤立出來,說講到必須車所謂。這幾乎成了教會的傳統。傳福音- 直接向人宣講福音 – 必須優先,別的都是次要的,最多是輔助的。有些人強調傳福音,他們認為教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宣告;有些人則主張必須首先採取社會行動,要解決社會不公、歧視和壓迫問題、實現社會公義和和平世界。這兩塊倒來倒去,宣教運動深受其害。

因為人們會問,如果基督徒的行為不能證明他們所傳的道,那誰能信呢?打開福音書就會看到,行為和華語有不可分割的聯繫。請三句福音書有大量蝙蝠記載耶穌的行為 – 醫治疾病、趕鬼、喂飽飢餓的群眾。雖然第四卷福音書教導的篇幅比例較多,但多數教導都是解釋耶穌所做的是:醫治強隊的、喂飽飢餓的群眾、讓黑眼的看見、叫死人復活。耶穌大能的作為構成第五至10一章長篇教導的背景,以耶穌與尼歌底母談話也是因耶穌大能的作為而起。

耶穌傳揚上帝國的福音,號召人們尋求上帝的國。、來的人建立了教會、用教會取代了上帝國度,破壞了耶穌的計劃。如果我們今天終於耶穌的初衷,那就必須把上帝國度而不是把教会放在中心。教會本身不是目的,教會的增長和繁榮不是人類歷史的終極目標。教會不是上帝的國。這些都是真理,但這不能保證由此得出結論都是正確的。

耶穌的初衷不是留下一個脫離實體的教導。他在苦難中將自己全然歸附衛星,由此創造出一個新群體,可以繼續執行父的旨意,就是耶穌從婦女那裏來所要行的事,一日體驗並宣告上帝掌權。而這個群體的防偽特徵就是:與耶穌基督一同受苦 — 只要教會終於其本質和呼召。教会只能跟隨耶穌挑戰邪惡勢力,與耶穌一起付出生命代價。一旦人華教會和上帝國度對立起來,上帝國度的言語就會被人內容,用來美化世俗。事實上,人類一直用這類言語及當代社會公義嘅和平披上神聖的外衣。

耶穌的到來讓人看到新世界的曙光,這件新事是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上帝的國度不再是一個徒具表面形式的概念,可以任由我們根據時代精神灌入我們自己的內容。

第二,上帝把聖靈賜給信徒群體,就是那群願意相信耶穌並獻身於主的人,藉着這個恩賜,我們已經遇上了上帝國度。正是這個兆頭、這個憑據、這個語言的恩賜、上帝國度是公義和平的這個真寶貝,是教會成為福音的見證人,使教會能夠傳福音,而不是講律法。

宣教士名首先不是我們自己的行動,我認為這一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宣教士名是上帝的行動, 是三一神的行動— 富上帝,他工作一刻也不平息,萬物都是他做的,也靠他維繫;無論人認不認他,他都在眾人中的情感和理性中工作,用恩典引導歷史走向真正的目標;只上帝,他道成肉身成為塑造世界的一部份;聖靈上帝,讓我們遇上歷史的終結,賜給教會能力,教導教會,也讓世人為罪、義、為審判而自己責備自己。

如果我沒有看錯,那麼對宣教士名的這兩種理解之間的衝突,正是嚴重削弱教會的見證。這場衝突還在繼續,因為雙方都講得很有道理。但我認為雙方都沒有充分意識到最核心的現實:宣教使命主要不是我們的行為 — 不管是傳福音還是社會行動,而是上帝大能的作為。這場辯論中支持傳福音的人,其正確之處在於:每個人都應該得到機會認識耶穌是生命的主宰和拯救者;如果沒有一個位子讀見證的活教會,傳福音是不可能的,基督徒的改革社會也是不可能的。無論社會改良計劃多麼體面都有前途,福音絕絕不可能與之等同。

辯論的另一邊,社會活動家立場的正確之處是:整天只顧自己和教會擴張的機會,其見證是敵對福音的;教會的存在不是為自己,也不是為教會成員的利益,教會是上帝國度的記號、代理人及預嘗;如果教會不關心飢餓的人,生命的人和無辜受害的人,就不可能終於福音。

為實現世界公義和平而採取行動,這對福音核心工作而言,不是次要的,也不是邊緣的。這些行動屬於問題的核心。耶穌挑戰掌權者的行為,對他的工作而言,不是可有可無的。沒有行為,就不會有福音。但是耶穌的挑戰並不是以革命的名義發起的,不是另一種弄權。他有沒有提供另外一種政府。他沒有重複王朝更迭的故事,這種故事在歷史上不斷重演:被壓迫者奉天承運揭竿而起,打着正義的旗號把壓迫者從寶座上拉下來,然後自己坐上去繼續壓迫別人。

耶穌挑戰權勢的方式和這些人完全不同 — 他受死,復活,與他塑造的群體一起分享新生命,讓他們和他同走十字架的道路,一路穿越歷史直到歷史的終點 — 他開闢了一條新月穿越歷史的新道路,沿着這條道路所有人類的法規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也要接受上帝的憐憫。

所以,為公義和平採取行動,永遠不能意味着完全獻身於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自以為這個計劃肯定符合上帝的旨意。神聖使命的概念有時會遭遇錯誤理解,人們以為:一旦在某個歷史處境中看到機會就採取正義行動,這就是執行神聖的零零;受洗和加入教會都是次要的,或與上帝的旨意無關。很快就會導致你想破滅,常常使人盒入憤世嫉俗和絕望。人類的計劃無論多光彩,都不能免於腐敗,這是罪的權勢。人的終極鬼新藥投入此類似是而非的偉大目標,就會在絕望中走向滅亡。教會歷史充滿這裏事例。

教會在社會公義和平上的問題主要作用,不在於教會要發佈正式宣告,而在於教會要持續裝備並支持信徒,在他們盡公民的世俗義務過程中,行事為人進信徒的責任。有時候,教會確實要通過正式任命的領袖採取集體行動,提醒當權者要為自己的一切行為向那位坐在父右邊的耶穌基督負責;並且,一旦當權者所奉行的政策明顯違背耶穌已經顯明的本性和子二時,要向他們發出警告。但是,這些宣告如果不能反映在信徒的日常世俗生活中,就缺乏權威。

最後,教會永遠需要明確指出教會賴以存在的中心現實、福音的核心真理:耶穌道成肉身、被釘在十字架上、復活、坐在上帝的右邊,還要再來審判活人死人。這樣全港福音絕非無關緊要。但是,如果全港的福音的教會沒有活出與之相似的集體生活,如果教會與這些當權者安逸同居,那麼這個教會就失敗了,因為教會沒有挑戰黑暗的權勢,沒有用生命彰顯那位永活的主幫助弱者醫治病人的大能,所以這樣的教會親手關上了全港福音的大門。意味着傳福音是套路,因為上帝話語的能力是無窮無盡的。這意味着這間教會要受到嚴厲審判,主不會問我們信仰告白漂不漂亮,而要問我們有沒有捨命進行他的旨意。

Leslie Newbigin, 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 Society 多元社會的福音中文版,第141-169 節錄

作者: 周志堅 Augustine Chow

周志堅博士 是一名有夢想、有活力、以專業保險代理為業的雙職傳道人。他立志推動職場事工,職場牧養關顧。 他是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歷任國際性頂級銀行及保險公司保險高層管理。 Dr. Augustine Chow is a vision-driven dual-roles minister in the marketplace in Hong Kong. He is committed to advocating marketplace chaplaincy ministries. He was honored as An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 of Hong Kong. He was a senior executive in one of the world’s top-notched banking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周志堅博士 | Dr. Augustine Chow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