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個更偉大、更包容、更接納、更一致性的自己


今天從 Virginia Satir 的真實現場錄影帶,親眼看見、親身經歷一次個人生命輔導及心理治療,她稱部份者舞會(Parts’ Party), 處理了人的角色性格整合,在此時此刻,帶給我震懾的力量及盼望。
為了讀者更明白她的治療過程,讓讀者以第一身身份,投入治療個案之中。
(A) 個案處理
治療師請案主從第一感受中,首先想起的人物中、舉出六個名字,是案主在要求下首先想起的人物。這些人物可以是歷史中、小說中的人物,可以包括老師、同學、偉人、家人、故事、電影中的人物,並為每一個人物,附上一個形容詞,你認為是最貼心切用作形容他/她。
在案件中,該案主想出的人物和形容詞是:
魔鬼:恐怖的
史諾比:討好的
某朋友:令人開心的
母親:支持自己的
林肯:威嚴正值的
父親:可愛的
如果你是案主,你會選出那六個人呢?你會用什麼形容詞去形容那人呢?要注意你的形容詞是你以為最貼切對方的特色,而不是你對那人的感受。
(B) 停一停、想一想
你已經選出六個人了,並且在每一個人的旁邊加上你認為最貼切的形容他的形容詞。
想一想:這六個人對你有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你會首先想起他呢?他們或者他們所代表的角色,在你的生命中有何意義呢?有何影響力呢?那一個人物為你帶來正面,或負面的感受和影響呢?
在這個階段你或許會發現,你所列舉的人物和他的特色,可能是你生命中已經有的,或者是想渴求的特質。這些你都知道嗎?你會察覺這些人物給他代表的特色,在你生命中有影響嗎?
再想一想,這些在你選出來的生命特質,在你裏面是和諧一致嗎?能夠互相包容嗎?常有衝突嗎?當他們是一致的時候,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當他們這些角色所代表背後的動力互相衝突的時候,你又會變得怎樣呢?
你目前身體和各部份,可以有洞hole,或者是能整全的運作 (whole),你目前身體的各種能量,是左穿右孔,是互相攻擊的,還是整全一致呢?
(C) 多幕身體部份角色戲劇
接着在治療師的指引下,案主在會中之中選出六個人,分別不玩現他選出的身體部份的角色。治療師擔任導演,要求每一個被邀請的人,忠實地扮演案主心目中的形象中的角色,各自找道具表情,我雕塑型的動作表達出來。這時候治療師按着案主作為主角,在編一套以案主心中的角色為核心的戲劇。
在20分鐘之後,各個扮演的演員各自找到適合的道具,來符合他的角色身份。在導演的指示下,案主作旁觀者,六個角色人物,按照角色的身份形態和特色,開始互動。
舞會開始了,各身體部份的角色,以角色創意扮相進場。
開始的時候,各人忠於自己的角色,而且治療師作為導演,在每一段時候,以定格方式,把各人的動作和位置停頓下來。並訪問每一位角色他當時的內心感受,但慢慢地,當扮演角色的演員在演繹他自己的角色範圍發覺並不順暢,這時候快樂這會變的不開心,支持者會變得疏離,討好者會逃避,角色和身體的部份會產生對抗,脫離、掙扎、萎縮、誇張、各種的變化。治療師再引導這些演員他的內心戲發展,並在適當時加以引導,是他這種情緒,得以被誇張地演繹出來。而案主從旁觀察自己身體各部份情緒的變化,對抗和相處的過程。
大約經過六七次的定格和表達,每個角色都會發現自己的方法不行,必須要與其他部份對話,互相肯定,加以理解和接納,慢慢地,六個部份能坐下來相處,相互探討。開心的找回自我價值,討好人的,發現自己的益處,是落地發現雖然盡力討好人,但不得要領,他還是能夠做好討好的工作,亦慢慢地為其他部份接立。魔鬼本來是帶着壞全心,要恐嚇威脅其他部份,但魔鬼也有失落的時候,發現自己好冇價值,不被理睬,而慢慢地溫柔下來,變得沒有那麼可怕,而終於能夠為其他的部份接納了。
(D) 六部歸一,生命轉化
治療師請身體的各部份為着案主,逐一將自己在這戲劇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經歷,發現,感受,和依依向案主說出來,然後問案主是否接立自己作為身體的一部份。當案主表示接納的時候,這一部份會輕按着案主的肩膀上,而去他身體的另一個角落,讓其他的身體部份走上前來,作同樣的報告,和請求接納。
六個部份分別申訴完之後,治療師問案主,是否接立他們六個部份,和接納前後的心靈感覺,案主會感到有能力,感到這四種的身體部份能被自己所用,他們能夠融合相處,只自己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夠一致性的表達自己的心意、感受、和對事物的回應。
這是案主會發現一個更偉大的自己,更能接立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份,各種的情緒,成為自己的一個部份,從而提升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價值,可能與身體各部份相處達致一個更堅定更一致的自己的可能性。
在結束的部份,治療師在民身體的每一個部份他們在這過程中的發言和感受,從而幫助他們了解,在他們自己本身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候的發現,氣質的變化、和感受的交互過程,幫助他亦曾了解與別人互動之下,這種微妙的角色變化,給他們自己生命上帶來的意義。
最後的部份是訪問觀眾,對這互動的戲劇過程,有何觀察,有何收穫。
(E) 我的啟示
在我選擇的六個人物包括:
周恩來:為國為民的
孫中山:領導革命世界改變的
鄧小平:能屈能伸的
楊過:痴心專一的
小龍女:敢愛敢恨的
6. 劉姓牧師:溫文爾雅的
這六位人物的特質,是我所嚮往嚮慕的,也是我生命追求而欠缺的部份。
過去因為自己心想模仿這些首三名偉人,會俾人覺得高大空、不切實際,太理想主義,做事太急,太短時間想做太多的事,比較驀進,不計後果。當很多負面的標籤臨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會反抗,覺得自己很委屈,並因此鬱鬱不歡。
溫文爾雅的牧者形象,是我嚮往但是做不到的,我想為此內疚,受人指責,並且感覺到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總達不到最標准化牧者的要求,感到失望、失落、缺乏自信。
原來愛情上的堅貞,轟烈,為珍愛付出代價,為所愛的人願意等候,原來都是我想嚮往,過可能自責自己做不到的地方。
Satir 這個身體部份的舞會,讓我看到這些訴求、情緒、感受、是可以互相效力,協調,溝通,以致自己感覺到生命價值被肯定和提升,無懼於別人的指責,一不限于自己的內疚,能夠坦然面對無能、無力、和可能具有各種軟弱的自己。戲劇給我帶來整合的盼望。
我目前的處境是在人生的下半生拐點,要面對新一段人生帶來的各種挑戰,我有勇氣去進入一段新的嘗試,但也有同樣的擔心和恐懼。
這個遊戲讓我不用放棄我對周恩來,孫中山、的偉大使命的訴求,能仿效鄧小平三上三落,有遠見和決斷堅持的堅忍的氣摡,同一時間表達多年來學習塑造的牧者,以溫柔堅忍、謙卑忍耐、宣教輔導的能力、關懷治療的認識,去面對我這新一段的人生。我的愛情堅貞而深厚,能與愛人共渡一段轟烈浪漫而長相廝守的愛情。
我有生命被整合,各部、各項訴求、能夠和諧共融、互相效力,對自己成就下半生的夢想,得到最有力的盼望。
CareForYourSo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