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差距 ! 」 – 周志堅教牧學博士論文預訂表格


大灣區對你而言,是一個背井離鄉工作,還是一個辛酸尋夢的地方? 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每一個香港人,你和我,給他們少點辛酸、幫助尋找信仰、給他們一個愉快的家,改變生命軌跡,好嗎?
但以理學院畢業前退修營領受的四個見證 – 周志堅 2022/11/25-26 http://bit.ly/3OF0zNN
2. 我要活在當下 – 周志堅 https://bit.ly/3sNo1yb
3. 一切都有神的預備 – 我的異象,我的方向 https://bit.ly/3MLBmQD
4. 這是神聖的任務,神聖的時刻,我為此而感到任重道遠 – 周志堅 2022/6/26
5. 職場牧者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of Workplace Chaplaincy)
6. 周志堅的生命見証 – 行在主的信實恩典之中 https://bit.ly/3uGIiXn
在蘇拉襲港前,神僕都要為百姓代求,故此我不會迴避,也為信你的、未信你的、叛逆你的同胞代求,求你的威嚴使人敬畏,求你的保守賜下平安,因為平安正是在危難之中信徒的獨享,是禍福所不能奪去。
3. 這是神聖的任務,神聖的時刻,我為此而感到任重道遠 – 周志堅 2022/6/26 https://bit.ly/3buZ450
4. Paul Stevens 的職場神學 – 周志堅:https://bit.ly/3dk0vUY
5. |職場神學| 工作中的三一神: 周志堅 https://bit.ly/3zPa321
6. 工作即禱告、禱告即工作….周志堅 本文連結: https://bit.ly/3SCO72w
8. 放下被需要、被認同、放棄要操控一切: 周志堅 : https://bit.ly/3vQKs7p
9 . 上好的福份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十38-42 https://bit.ly/3SySM5x
10. 行在神的命定之中 周志堅 2022/7/25 本文連結: https://bit.ly/3cJXwVm
11. 活在失序的世界? 退修默想 – 周志堅 7/23/2022本文連結: https://bit.ly/3PU6ttD
12. CPE 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in CPE) – 周志堅博士 https://bit.ly/394ZcaE
13. 翁麗玉牧師學習婚姻輔導 https://bit.ly/3jMNgw4
周志堅博土新書正在準備一冊新書。在今天2023-9-1 凌晨蘇志颶風襲港之時,他以新酒新皮袋及耶穌以水變酒的神跡鼓勵自己。如果這是新酒,就讓我開始釀吧!如果需要新皮袋,就建立新皮袋去裝吧!明知人都喜歡喝陳酒,就不管他們是否喜歡吧!
0. 職場只是禾場? https://bit.ly/3OVJzCQ
1. Workplace Chaplaincy – The Rise, The Needs, and Its Path for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ttps://bit.ly/3eucFLJ
2. |職場神學| 工作中的三一神: 周志堅 https://bit.ly/3zPa321
3. 工作即禱告、禱告即工作….周志堅 本文連結: https://bit.ly/3SCO72w
5. 放下被需要、被認同、放棄要操控一切: 周志堅 : https://bit.ly/3vQKs7p
6. 上好的福份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十38-42 https://bit.ly/3SySM5x
7. 行在神的命定之中 周志堅 2022/7/25 本文連結: https://bit.ly/3cJXwVm
8. 活在失序的世界? 退修默想 – 周志堅 7/23/2022本文連結: https://bit.ly/3PU6ttD
9. CPE 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in CPE) – 周志堅博士 https://bit.ly/394ZcaE
10. 翁麗玉牧師學習婚姻輔導 https://bit.ly/3jMNgw4
與三一神同工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天父的慈愛,基督的憐憫,聖靈的感動,使我能聽、能想、能回應、能說、能敏感人心。在工作神學和職場神學的體驗中,月三日陳同工是一項奇妙的經驗。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次同工經歷呀!
昨晚是在下第一次以義工助手的身份在沙巴神學院帶神學生「臨床牧養」學習小組,很想記下這種與三一神同工的特別感受。
我不是第一次與神同工。在之前不少事奉上,特別是在講道時,都曾有這種與聖靈同工的經歷和感覺。這些經歷特別的地方就是我知道在事奉或講道的,不再是我,是神在我身上彰顯祂自己及祂給我的感動。
以前在神學院,聽老師講課也有類似感覺,覺得老師的言行與平日認識的老師不同,如同在聽神在講課。
昨晚有機會帶組,也覺得自己與平日的自己不同。我感覺聖靈開了我的眼目,看見組員分享生命時的生命光澤、微笑與愁苦,敏睿地感覺到她們氣息、語調的變化。聖靈給我靈智去回應、但不急於回應,而是適當地掀動組內的情緒。我更能感覺到神在用一個人的分享作為其他人群體治療的效果。這是都是我前所未有的感覺。
我感覺我什麼都沒有、甚麼都不是,心中只是充滿著憐憫和珍惜。我似乎看到神要這位學員將要經歷的生命療程,也大約知道自己怎可以配合神。以前急不及待地指出問題、教導別人的心態稍稍收斂,因為知道要出手的不再是我,是神。
我感覺神賜下謙卑、憐憫、愛意、和與神同工的能力,言辭之間帶著前所未有的溫柔,別人可能感覺不到,但我知道,這不可我自已可以做到的。
聖靈給了我感動,我想了一想,就按感動說了,做了。知是祂要我做的。
天父的慈愛,基督的憐憫,聖靈的感動,使我能聽、能想、能回應、能說、能敏感人心。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次同工經歷呀!
我深深知道神也正在要我學習中!
周志堅博士的教牧學博士論文五大特色 https://bit.ly/42f6Y7r
4. 放下被需要、被認同、放棄要操控一切: 周志堅 : https://bit.ly/3vQKs7p
5. 上好的福份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十38-42 https://bit.ly/3SySM5x
6. 行在神的命定之中 周志堅 2022/7/25 本文連結: https://bit.ly/3cJXwVm
7. 活在失序的世界? 退修默想 – 周志堅 7/23/2022本文連結: https://bit.ly/3PU6ttD
8. CPE 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in CPE) – 周志堅博士 https://bit.ly/394ZcaE
9. 翁麗玉牧師學習婚姻輔導 https://bit.ly/3jMNgw4
周志堅
原生家庭圖可看到什麼?對自己,對他人,對家人有什麼新發現嗎?以約瑟為例,他的家庭背景非常複雜,人事關係錯亂,但正是塑造約瑟的性格。在繪畫好自己的原生家庭,我們可以問自己的10個問題是什麼?我的出生,所為何事?為何父母要生我?我從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兄弟姊妹中承繼了什麼? ….
1. Why was I born? Why did my parents give birth to me? 我的出生,所為何事?為何父母要生我?
2. From whom did I get my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in the family? 我的性格在家庭中那裏培養得來?
3. Where did i inherit from my father? Mother? Grandpa? Gradma snd siblings? 我從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兄弟姊妹中承繼了什麼?
4. What relationship do I have with my father? Mother? Siblings? Do i want to keep it that way? 我與父親、母親、兄弟姊妹的關係如何?我是想這樣維持與他們的關係嗎?
5. What bad relationship do I have with any one of them? 我與他們那一位的關係最差?那一位的關係最好?為什麼?
6. What conflicts did I have with each one of them? 我與他們之間那一位的關係衝突最多? 為什麼?
7. How are these affecting my character? My personality? 以上這些如何影響我的性格?
8. Now with the resources i have how can I deal with the bad relationship, conflicts differently? 以我現有的資源,可能更好的處理惡劣的關係衝突嗎?
9. With God’s love in me and with me, how can I see things differently? 以上帝之愛,和對我的愛,我可以用什麼不同的眼光看我的家庭嗎?
10. How much more did I discover from the genogram? 我可能從這原生家庭圖中發現自己什麼更多嗎?
「道成肉身」對職場中牧養關懷的意義
但以理學院畢業前退修營領受的四個見證 – 周志堅 2022/11/25-26 http://bit.ly/3OF0zNN
2. 我要活在當下 – 周志堅 https://bit.ly/3sNo1yb
3. 一切都有神的預備 – 我的異象,我的方向 https://bit.ly/3MLBmQD
4. 這是神聖的任務,神聖的時刻,我為此而感到任重道遠 – 周志堅 2022/6/26
5. 職場牧者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of Workplace Chaplaincy)
6. 周志堅的生命見証 – 行在主的信實恩典之中 https://bit.ly/3uGIiXn
周志堅
聽完楊慶球教授談了幾小時的苦難奧秘,心里沉了下來,原本以為已經認識苦難、跨過苦難,視死如歸,因為擁有了永生,但思想的衝擊,還是使自己沈默下來。苦難的源頭是什麼?令人有什麼感受,如何了解聖經中苦難的奧秘?我們該如何回應苦難?
該思考的問題…
是因果?是神對世人犯罪的懲罰? 非因果?是神管教的工具?是偶然?是大自然天災的律?是神的美善被隔絕? 是人自由意志下的惡?
佛家用因果律解釋苦難,一切都芡前生的錯,或者是今世的功德蘇行不夠,人就沒有責任了。
基督教也有也有因為人犯罪神會懲罰的因果律。神用外邦人懲罰以色列人的叛逆不忠,也會降災禍。然而在天生瞎眼的經文中,耶穌指出他的苦難並非是父母的罪,或者他自己的罪,乃是神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
人犯了罪,與上帝隔絕,神咒詛大地,天災,人我的愛大自然的災難,早因此而產生了。
神又會使法老心眼,容許他抵抗神的旨意,以致遭受更大的十災懲罰。人的自由意志,抗衡神的旨意,有時災難的來源?
約伯所受的苦難,是出於神的試練?以致玉帛終於表示神的大能,他並不完全明白,以前風聞有神,如今親眼看見神了。
是痛而不苦?是隱藏的祝福? 是神恩典的禮物?是要彰顯神的作為?是人信心的經歷,使人歸榮耀給神?神與人同經苦難?神看見?為何神沈默?
苦難改變了人生。人在苦難中或會埋怨,還會順服,還會改變生命的軌跡,醫治用生命的見證來榮耀神。
在苦難過程之中,可能亦會與神隔絕,神在苦難中沉默,使人難受,甚至不明白。
如何理解神使法老心不硬反悔不放以色列人離開以致神降十災擊殺長子?
如何理解新冠?疫情呀是人禍?是天災?小瘟疫?是神要人學習。順服?是神要改變世界和教會?
沈默?順服?忍耐?憑信心度過?享受經歷神?靜看神的作為?改變生命的方向?歸納榮耀給上帝?
神有主權、也曾因人墮落而咒詛地,苦難由此而來。神的全知全能容許苦難困擾人。但人的信心、與神的關係,在苦難中經歷神,神的救贖可使人在苦難中跨勝。
「道成肉身」對職場中牧養關懷的意義
但以理學院畢業前退修營領受的四個見證 – 周志堅 2022/11/25-26 http://bit.ly/3OF0zNN
2. 我要活在當下 – 周志堅 https://bit.ly/3sNo1yb
3. 一切都有神的預備 – 我的異象,我的方向 https://bit.ly/3MLBmQD
4. 這是神聖的任務,神聖的時刻,我為此而感到任重道遠 – 周志堅 2022/6/26
5. 職場牧者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of Workplace Chaplaincy)
6. 周志堅的生命見証 – 行在主的信實恩典之中 https://bit.ly/3uGIiXn
周志堅傳道 2023/6/15
那年我在大陸廣州探弟兄姊妹,突然收到來自星加坡的一位牧師的短訊,問我在不在廣州。他知我曾在廣州工作。我們不常聯絡。
我回短訊說剛好在。他問我可否去探目前作在廣州中醫院的一個來自毛里求斯的信徒,我說剛好準備回香港。
因為他的要求,我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問姊妹取了一些中文詩歌往探他。
見面之後,看到他絕望的眼神,和他太太在癌症病房里接受醫治。原來他們是華僑,為求醫癌症,去了星加坡求醫。住了一段時間,因慕名廣州中山醫院治癌有績效,二人來到廣州就醫。他們在廣州無親友,住了一個月了,沒有人探望他們。他們在那里「等死」。
他們不會華語,我為他們唱了詩歌,為他們讀了一段安慰的經文。我看著他一直流淚。因為他們已多未月未能去過教會,聽過神的訊息。
我感到神的奇妙,借一位多年沒聯絡的牧師,使用剛好在廣州的我去探絲一對神所愛的垂死病人。佳神安慰的信息。這不是故事,是真的發生在我身上。
在我離開醫院的時候,神感動,我向當值的姑娘問:「這病院還有什麼很少人去探望的病人嗎?我願去探望他們。」
又發生另一段神蹟…神再使用這對剛探訪的夫婦去另一病房,探望另一位等死的病人。有機會再分享。
神真偉大。榮耀歸主名。
1. 得紀念的日子 –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文章連結:http://bit.ly/40D1W4K
2. 但以理學院畢業前退修營領受的四個見證 – 周志堅 2022/11/25-26 http://bit.ly/3OF0zNN
3. 我要活在當下 – 周志堅 https://bit.ly/3sNo1yb
4. 一切都有神的預備 – 我的異象,我的方向 https://bit.ly/3MLBmQD
5. 這是神聖的任務,神聖的時刻,我為此而感到任重道遠 – 周志堅 2022/6/26
6. 職場牧者的臨場職事 (The Ministry of Presence of Workplace Chaplaincy)
7. 周志堅的生命見証 – 行在主的信實恩典之中 https://bit.ly/3uGIiXn
周志堅傳道 06/11/2023
反映職場圈外之羊的無助及牧飬需要;以及講員在教牧學博士研究中見到的一些自限性職場宣教信念和行動落差,奮興羊圈教會會友,整合學院及教會所教所學,重拾教會成立初衷,召聚牧飬教會外已信及未信的主羊,歸回一個羊圈,歸回主基督大牧者管理。
經文: 以西結書34:15-16 (和合本)
Eze 34:15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
Eze 34:16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
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10:16
「我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裏的,我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
講期: 2023年6月11日
教會: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羊圈教會
時間: 40分鐘
講道處境:講員是但以理學院2022年畢業生,委身於羊圈教會已有一年多。當講員由建道神學院申請轉校至伯特利神學院時,得到翁麗玉牧師的推薦。這一次講道是講員主動要求,為答謝教會栽培推薦完成教牧學博士作講道嘉賓,蒙牧師答允。
什麼是圈外之羊呢? 為何要牧飬圈外之羊? 怎樣牧養呢? 這與羊圈教會何干呢?
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恩主:今日證道以西結書和約翰福音。求聖靈開我們的心,給我們感動,使我們看見教會圈內、圈外之羊的需要,喚醒我們的初心,重拾羊圈教會使命 – 牧飬主圈外之羊!奉耶穌名求!阿們。(129)
今日站在這裡講道,我要多謝翁牧師,她兩年前推薦我由建道神學院轉學伯特利神學院繼續學業。我畢業了,蒙她批准向弟兄姊妹分享這篇道。
我是但以理學院20班的學生。在學期間,得到翁牧師、月明老師、 比麗老師的悉心教導,他們在我個人靈性、職場宣教能力和心志上,給我脫胎換骨的幫助。我很感激他們。
過去十年,以西結書34章一直纒繞著我心。還記得上月牧師證道,耶穌在升天前,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主三次吩咐彼得牧養主的羊。這些呼召,一次又一次扎在我心上,成為我報讀神學院教牧學最大的動力。
以西結先知在年輕時,與猶大官員、貴族,包括但以理等人被擄至巴比倫。到34:1-7神批判以色列牧人。我們一起讀出: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2 人子阿、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發預言攻擊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麼。 3 你們喫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 4 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被逐的、你們沒有領回、失喪的、你們沒有尋找.但用強暴嚴嚴的轄制。 5 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 6 我的羊在諸山間、在各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 7 所以你們這些牧人、要聽耶和華的話」 (結 34:1-7)
「神的羊在諸山間、在各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 – 一幅淒涼的境況。
來到34:15,神宣告: 神要作羊的牧人。 16節說: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
什麼是失喪的、被逐的、受傷的、有病的以色列民呢?
失喪的: 是以色列民中迷失方向的、
被逐的: 是被擄被逐而分散的、
受傷的: 是被撕裂破碎的、與家人分離的、身心靈破碎的、
有病的: 是已經跌倒的、面對生命感到絕望的人。
這些人當時都是神羊圈外之羊。神必要親自作神的羊的牧人、必使他們得以躺臥在水邊。躺臥不是瞓低休息,更有重新得力、復蘇復興的意思。詩篇23: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聖經用六個未來時態的第一身目的性動詞: 使躺臥、尋找、領回、纏裹、醫治、除滅,和合本聖經翻譯成「我必」(I will) ,神必要親自牧養他們。
然而肥的、壯的: 即是34:3喫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神必除滅。神必要秉公牧養他們。秉公是帶著神的審判的。
這情況是否很嚴厲?神的應許有沒有令你扎心?
我有。
我出身商場。54歲才信耶穌。在商界的日子,一直活在罪中,是失喪的一群。神拯救了我,也讓我看到商場中仍有爭名逐利、醉生夢死,失喪受傷的人。神學畢業之後,我曾進入監獄、醫院,在商界、及教會團契中牧飬職場中人。
這些人都是教會圈外之羊,想返,但不能返教會的人,他們可能未認識基督,又或者受洗了,但不得牧養的人。我一閉上眼,我看見他們,也聽見他們問;「你幾時再來探我?」
我想分三點,講出今日講道主題: (1508字)
有三個數字:3-17-11,形容教會圈外之羊。
3: 據保守估計,2021年香港基督徒有90萬人(人口的20-25%)。教會普查2014年結果顯示平均每週有30萬人參與崇拜聚會,2019年下跌至27萬人。2022年至21.9萬[1],COVID 之後,再跌至歷史新低17.6萬人。由以上數據推測,已信主但已不恆常參加教會人數在2022年估計近68.1萬人,是恆常出席教會崇拜人數21.9萬人數接近3倍多[2] 。
17: 香港在職場就業可接觸人口是360萬[3],是恆常返教會的人數的 17倍;
11: 他們一生三分一時間在職場。在職場工作時間 (44.3小時/週)[4] 是上教會時間 (估約4小時/週)[5] 之11倍以上[6]。
合理推斷: 在人數、工作時數、在職場有需要被牧飬的信徒人數比在教會的人數更為龐大,需要更多。他們要面對工作壓力和試探、對靈性培育,傷口包紮,在工作上實踐信仰。
有系統、有計劃地,去到職場接觸、探望、和關懷這些信徒,傳福音給這些未信之人,比等接待他們來教會經、返主日學、團契,不止需要、更為必要。
不能恆常返教會的有什麼人?
這些人來自不同行業的人,例如餐飲業、零售業、服務業、醫護、貿易、紀律部隊、在病院、老人院、家庭主婦、要照顧孩子的、照顧老人的、也包括因各種原因離開教會的,包括青年人等等,都不能在教會主要活動的週六和週日返教堂。他們是我們所說的圈外之羊。
復常之後,不返教會,或不能返教會的情況更為嚴峻。在最近一次研討會中,我看到以下兩張圖片:
六大宗派中,近年崇拜人數減少15-25%;教牧流失已近千人,超大型教拜隊由大型樂隊縮減成三人。
同學們,大家有何感受?你還記得報讀但以理學院的初心嗎?
以斯帖記有一句著名的經文:「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 」 (帖4:14) 代入: 焉知你當年讀了但以理,不是為了今天要起來服事麽?
耶穌升天前對彼得的托孤,三次說: 你愛我嗎?你餵養我的小羊。 (15) 、你牧養我的羊。 (16) ;你餵養我的羊。 (17) ,說得令人肝腸寸斷!
問大家,面目前教會圈內圈外的困局,面對主耶穌升天前的呼召,你能獨善其身,無動於衷麽? (1231)
如果你和我一樣,決定不就手旁觀,你會和我一樣,碰到以下常見的自限觀念,需要醒覺、需要突破。
對!這些事對你有關!
你還記得你曾接受三年的職業培訓嗎?。第一年門訓、第二年塑造內在深度的生命,熟練輔導技巧。第三年神學教育、了解福音與文化、成為信徒領袖。
你是否,比任何一個信徒都更有能力牧飬主基督的羊?
職場是禾場,沒錯。常常聽見一種說法,我們傳了福音,幫助他人決志,就很好了,以後的工作,引薦他們參加任何一間教會,我們的責任就完了。
你也是這樣想的嗎?
當你在微笑行動,或者在職場同事家人中傳了福音,幫助他們信了主,你會介紹他們參加教會,成功嗎?
第三、當初信的人不得牧飬關心,他會失喪,流失,跌入魔鬼的網羅中呢?你忍心嗎?
你在但以理學院,在羊圈教會所學的,從來不是止於個人佈道,傳福音,把人帶入教會或團契。你是職場的君尊祭司。要幫助初信者認識上帝,靈命成長。
職場中人,有這樣的想法:即使團契中帶領者只是參加者,無牧養的責任。因為牧養唯是教會牧者的責任。
斯托得在《心意更新的教會》對團契領袖有這樣說法[7]。
「團契這個字 (Kononia) 希臘文形容詞 (Koinos)是意思是共同,相關名字 (Koinonos) 是伙伴,動詞(koinoneo) 是分享。
具體地說,團契成員共同持有三種見證:
1)一起分享,共同承擔的見證;
2)向外的分享,共同的服侍;
3)彼此的分享,共同的責任。
團契的成員彼此相愛,彼此擔當,彼此相顧,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這樣,團契的帶領者就成為小牧者,讓牧養、監督教會信徒的職責,可以有更多的人一起分擔。」(斯托得 2007)
更加嚴重的自限信念,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職場中仍然有聖俗二分的想法。
我訪問的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主任牧師麥漢勳牧師。回應這個問題,他舉了-個例子:
有-位弟兄,有一次帶著罪惡感同牧師講,未來數月,因為工作的關係他不能返教會,不能擔任事奉了。牧師安慰他說:「不要緊,活著就是敬拜,工作中也可以遇見神。放心去工作吧!教會等你回來」。
在另一間職場教會 Aspire 教會,是一群經「職場啟發課程」信主的信徒留下來創立的教會,整間教會是由一群雙職傳道人帶領。有位組長帶著罪惡感,跟牧者商量,未來他想放下教會的事奉,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希望升級加人工,因為孩子快出世,想更好照顏家庭。
牧者怎樣回應呢?
是說他不夠愛神? 教訓他貪戀瑪拿?
弟兄姊妹,這就是職場人士的牧養課題。要以基督的心為心,藉着每個處境喚醒生命,使靈魂甦醒,使人行義路,與己、與人、與神和好,在家庭上、工作上、生命上、信仰上、靈性上、有整全合一的生命,活出生命見証。
類似自限性信念、還有很多很多,例如:
今天講不完,但沒有突破這些自限性觀念,我們很難踏出牧飬圈外之羊,踏出職場宣教。(1355)
如果你仍在說:「我不懂牧飬、我不能牧養圈外之羊」。
聖經早已教你我如何牧飬。且看大家耳熟能詳的詩篇23篇:我們一起背[8]: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神是大牧者,祂怎樣牧飬大衛呢?
這是一種全人身、 心、社、靈的關懷牧飬。怎樣執行?
當這位弟兄問你可否放下教會事奉,一心一意求升職?你與他相討,他們生命中最欠缺的是什麼?是金錢?是職位?是權力?是家庭?是學識?是機會?是教會?是神?為什麼呢? 這些是否互相排斥?還是互相效力呢?
使他躺臥安歇: 生命不在乎短暫、不在乎今天,躺臥便自己得保護、安歇毋須忽忙決定。
靈魂甦醒:什麼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妻子、兒女、將這些放在生命線上? WWJD 耶穌會如何取捨呢?思考這些經文,他會怎樣解讀呢?
引導走義路: 放眼看長遠一點。什麼是他當行的路?當做什麼職業?什麼是神的心意?禱告求問神、神如何引領他呢?
不怕遭害,與神同在: 在那里他能與神同在呢?在職場如果可以嗎??為什麼能?為什麼不能呢?
接著以杖和竿安慰,慶祝他能作出決定,蒙神祝福悅納,無論他作出什麼決定,以恩惠慈愛陪伴他,務使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這樣引領他,可以嗎? 難嗎?
另有一段經文,也很重要的。
約翰福音10:16: 「我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裏的,我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
神的羊,有在教會羊圈內,也有在教會羊圈外的。神會領他們回來,他們會聽見神的聲音,並且合成一群,歸一個大牧者,主基督牧飬。我們的責任,是把圈外之羊尋找、招聚回來,合成一群。
這就是我所理解羊圈教會的初心。翁牧師讓我看到異象,由香港的羊圈教會開始,將來有深圳羊圈教會,全中國、東南亞的羊圈教會,我們畢業生所在所到之處,就有羊圈教會。
如果將以西結書34章,詩篇23篇,和約翰福音10章15,16節重新整合,我們可以得出以下這個主基督牧飬主羊的圖畫
神主動尋找,尋見、領出他的羊,施拯救和牧養,使他們不缺乏,不怕遭害,與神同在,與神同住,使她能躺臥得安慰,膏抹他們,使他們吃草,安歇,被尋找,被拯救,被纒裏,被醫治,歸回一個牧人管理。肥壯的,疏於承擔的,神會秉公牧養。
牧養由尋找、尋見、拯救主圈外之羊開始;以全人關懷牧飬、醫治、秉公牧飬,引領歸回基督作結。
你在這牧養圖畫中,你找到你可以奉獻的份嗎?
1974年由斯托得、葛培理牧師等發起,150多個國家大小教會在非洲開普郭共同宣認的洛桑公約,開啟了世界教會普世宣教的使命,華福會因而成立,推動華人教會普世宣教教的運動[9]。 2004年在泰國發表的洛桑偶發論文第40文件。
這份建議是一份關於基督徒如何在職場中實踐信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教會應鼓勵基督徒積極投身於職場,將信仰與職場實踐相結合,以此來影響社會和文化。
已經20年了,可惜這份文件至今仍未有得到教會的重視。但是,但以理學院卻是在2004年,與落桑第40號文件有共見,而成立的職場宣教學院的機構。
大家是承接著這個落桑公約和但以理學院這個職場事工的屬靈傳統。這是一個歷史的使命。當很多仍信徒,包括教會未醒覺的時候,翁牧師已帶領台灣、香港、深圳、及今年開始馬來西的華人,踏上這職場宣教,牧養輔導的征途了。
她邀請你同行。你會踏出實踐的一步嗎? (1568) (5567字)
一只老鼠掉進了半滿米缸,意外讓牠喜不自禁。確定沒有危險後,它一頓猛吃,吃完便睡。就這樣,它在米缸裡吃了睡、睡了吃。
美好的日子總是很快地溜過去,米缸快要見底時,它終究擺脫不了大米的誘惑。
最後,米吃完了,它才發現,再也跳不出去了。看似平坦愉快的事奉,其實卻是危機。
大部份羊圈教會會友都已完成三年的裝備,都有平坦愉快的事奉,你仍能跳出去嗎? 3-17-11傳福音的使命,呼喚圈外離散、失喪、受傷、患病、被逐的主羊,歸回羊圈,將是你下一回合的神聖使命嗎?
我有三個提議:
1)體察你身邊圈外之羊的苦況: 誰是你身邊失喪的、被逐的、受傷的、有病的的人。 尋找他們、探訪他們、關心他們。了解他們身、心、社、靈的需要;
2)重拾初心,整理裝備: 參加學院傳道會、職場事工、支援同學職場團契,邊學邊做,邊做邊學。
3)動身 – 由傳道會及萬兆豐開始!
香港有一個金融業福音團契,前身是銀行業團契,他們定期舉辦專題信仰時事講座,組長培訓、召命尋索講座、退修營,組織專業人士為財困、失業、被栽的行業成員提供全人關懷。他們每週到訪職場團契,帶查經,為他們禱告、牧飬核心成員。
我夢想..我屬於一個差派牧者支援職場團契的機構 (傳道會使命?)
香港商區福音團契,舉辦短期召命培育課程。類似的工作,我們但以理學院和畢業同學都可開展和參與。
我夢想..協助舉辦短期職場宣教、牧養關懷培育課程 (沙巴神學院臨床牧關英語組組長)
我夢想..配合牧師,把羊圈教會傳入深圳,以至海外?
我註冊了一個新域名,WorkChaplaincy.org 我夢想.. 未來集合職場牧養知各人士,組織並預留作未來「職場牧者協會」使用
香港忠僕中心搬進了萬兆豐廣場。這裏除教會外,有很多辦公職場。我可以帶個頭,同學可以發動更多羊圈教會弟兄姊妹及畢業同學,逐家逐戶拜訪,招聚那些有追求的,迷惑的,慕道的、失喪的在教會聚會,各按其類,各按所需,為他們舉辦啟發課程,信仰班,查經班,發動他們回到他們所屬的公司開展職場團契,而我們給予支援。
把心意告訴神,蒙神祝福就可行動。(676字)
《讓音樂開始》。
奉聖父、聖子、聖靈之名,請今天聽到神呼召,顧意回應呼召,起步啟程的弟兄姊妹站起來,我們一同祷告。
請不要猶豫,請站起來一同禱告。
主耶穌升天了。他升天之前仍有一件牽掛的事,就是問彼得,今天的你,愛耶穌嗎?你怎樣愛祂?
主已經為你準備了炭火、魚、餅、在岸上等你。只要你聽主吩咐,在右邊撒網、就網網千斤了。你要撒網嗎?現在就撒?我請你也站起來,
仍然坐著的弟兄姊妹,你也許在擔心,也許自認不夠裝備,也許正面對者生命的風浪,就好像彼得和耶穌在同一船上,遇上風浪了、不懂駕御了,船都好像快要沈了。你怕了!
有耶穌在,你還怕什麼?我請你一同站起來,我們一同工作、一同學習,我為你禱告。
是不是大家都已站起來了? 還有人要站起來回應呼召嗎?
請站起來的弟兄姊妹,我們一同向右邊踏出一步,表示我們開始啟航! (338) (6714字)
我們一同開聲禱告,將心意告訴神。我一分鐘後作禱告作結束。
《眾弟兄姊妹開聲禱告一分鐘後,作結束祈禱》
慈悲仁愛的阿爸父:
為勇敢站起的弟兄姊妹禱告:他們的心意你已經聽到。求你興起我們羊圈教會的弟兄姊妹,踏入職場牧養宣教的服侍,給我們剛強裝膽,以事奉基督的心,投入剛才提到的三個行動或其他行動之中,牧飬主圈外之羊。
為仍坐著的弟兄姊妹禱告: 主明白你們的猶豫和困難,和背後原因,主不會怪責你。求主看顧你們,親自關懷牧養你。
奉耶穌名求。阿門』(193) (全篇6907字, 約 35分鐘)
[1] 此數字常常浮動,並不絕對準確。在此研究中,暫以此為常數。
[2] 根據教會普查2014年結果顯示平均每週有305,147人參與崇拜聚會,2019年下跌至268,822人。https://hkchurch.files.wordpress.com/2020/05/2019-research.pdf 「崇拜人數錄負增長的堂會逾六成,是歷屆(自1999年)下跌數字最多的一年。」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20/ta2039337.htm 2022年7月24曰。2022年「香港教會跟進研究」指出,由前年3月至12月期間,有2萬崇拜會眾因社運已經出走,撇除期間新增崇拜人數,再扣減上述提及已經移民的約3萬人,現時崇拜人數已跌至21.9萬,創下自1999年有統計以來, 繼首次17.6萬人的第二歷史新低 。
[3] 香港政府統計就業人口是 3,571,600人。2022年6月。https://www.censtatd.gov.hk/tc/scode200.html。2022 2022年8月14日。
[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2021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 2021, 第78頁,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050014/att/B10500142021AN21B0100.pdf。2022 2022年8月14日。
[5] 假設2小時祟拜,2小時小組及事奉計算。
[6] 有研究稱北美人士平均工作時間是參與教會時間的22倍以上。從全職工作的第一天到退休,北美人平均在工作上花費大約 88,000 小時。工作佔據了他或她清醒生活的 40%。相比之下,一個獻身的基督徒估計一生只花費 4000 小時在教會聚會和與教會有關的活動上。John Redekop, “Christian Labour—A Place for Christians?” Faith Today (September/October 1989), 18–23.
[7] John Stott, 斯托得, The Living Church, Inter-Varsity, 2007. 《心意更新的教會》。校園出版社。2022。
[8]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9] The Lausanne Covenant, https://resourceleadershi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Lausanne_Covenant.pdf, 2023年1月22日。
周志堅傳道講道錄音2012/8/25
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
合神心意的事奉 – 周志堅傳道講道集 2013/12/22
持守真道,參與職場宣教 – 周志堅傳道講道集 2013/9/7
放下執著,迎接新生!2013/10/13
周志堅傳道 06112023
大念頭: 重拾羊圈教會使命 – 牧飬主圈外之羊! 反映職場圈外之羊的無助及牧飬需要;以及講員在教牧學博士研究中見到的一些自限性職場宣教信念和行動落差,奮興羊圈教會會友,整合學院及教會所教所學,重拾教會成立初衷,召聚牧飬教會外已信及未信的主羊,歸回一個羊圈,歸回主基督大牧者管理。
3: 據保守估計,2021年香港基督徒有90萬人(人口的20-25%)。教會普查2014年結果顯示平均每週有30萬人參與崇拜聚會,2019年下跌至27萬人。2022年至21.9萬[1],COVID 之後,再跌至歷史新低17.6萬人。由以上數據推測,已信主但已不恆常參加教會人數在2022年估計近68.1萬人,是恆常出席教會崇拜人數21.9萬人數接近3倍多[2] 。
17: 香港在職場就業可接觸人口是360萬[3],是恆常返教會的人數的 17倍;
11: 他們一生三分一時間在職場。在職場工作時間 (44.3小時/週)[4] 是上教會時間 (估約4小時/週)[5] 之11倍以上[6]。
合理推斷: 在人數、工作時數、在職場有需要被牧飬的信徒人數比在教會的人數更為龐大,需要更多。他們要面對工作壓力和試探、對靈性培育,傷口包紮,在工作上實踐信仰。
有系統、有計劃地,去到職場接觸、探望、和關懷這些信徒,傳福音給這些未信之人,比等接待他們來教會經、返主日學、團契,不止需要、更為必要。
這些人當時都是神羊圈外之羊。神必要親自作神的羊的牧人、必使他們得以躺臥在水邊。躺臥不是瞓低休息,更有重新得力、復蘇復興的意思。詩篇23: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聖經用六個未來時態的第一身目的性動詞: 使躺臥、尋找、領回、纏裹、醫治、除滅,和合本聖經翻譯成「我必」(I will) ,神必要親自牧養他們。
然而肥的、壯的: 即是34:3喫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神必除滅。神必要秉公牧養他們。秉公是帶著神的審判的。
這些人來自不同行業的人,例如餐飲業、零售業、服務業、醫護、貿易、紀律部隊、在病院、老人院、家庭主婦、要照顧孩子的、照顧老人的、也包括因各種原因離開教會的,包括青年人等等,都不能在教會主要活動的週六和週日返教堂。他們是我們所說的圈外之羊。
復常之後,不返教會,或不能返教會的情況更為嚴峻。
挑戰:
1)體察圈外之羊的苦況
2)重拾初心,整理裝備
3)動身 – 由萬兆豐開始!
[1] 此數字常常浮動,並不絕對準確。在此研究中,暫以此為常數。
[2] 根據教會普查2014年結果顯示平均每週有305,147人參與崇拜聚會,2019年下跌至268,822人。https://hkchurch.files.wordpress.com/2020/05/2019-research.pdf 「崇拜人數錄負增長的堂會逾六成,是歷屆(自1999年)下跌數字最多的一年。」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20/ta2039337.htm 2022年7月24曰。2022年「香港教會跟進研究」指出,由前年3月至12月期間,有2萬崇拜會眾因社運已經出走,撇除期間新增崇拜人數,再扣減上述提及已經移民的約3萬人,現時崇拜人數已跌至21.9萬,創下自1999年有統計以來, 繼首次17.6萬人的第二歷史新低 。
[3] 香港政府統計就業人口是 3,571,600人。2022年6月。https://www.censtatd.gov.hk/tc/scode200.html。2022 2022年8月14日。
[4]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2021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 2021, 第78頁,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050014/att/B10500142021AN21B0100.pdf。2022 2022年8月14日。
[5] 假設2小時祟拜,2小時小組及事奉計算。
[6] 有研究稱北美人士平均工作時間是參與教會時間的22倍以上。從全職工作的第一天到退休,北美人平均在工作上花費大約 88,000 小時。工作佔據了他或她清醒生活的 40%。相比之下,一個獻身的基督徒估計一生只花費 4000 小時在教會聚會和與教會有關的活動上。John Redekop, “Christian Labour—A Place for Christians?” Faith Today (September/October 1989), 18–23.
周志堅傳道講道錄音2012/8/25
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
合神心意的事奉 – 周志堅傳道講道集 2013/12/22
持守真道,參與職場宣教 – 周志堅傳道講道集 2013/9/7
放下執著,迎接新生!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