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面書 Oculus Quest 2 進入虛擬世界
在元宇宙 MetaVerse 中,我是誰?
一個六歲的小朋友拿着手機上學去。在手機遊戲應用程式中的虛擬世中,他成了武士,拯救地球。在學校裡,他遇上另一位六歲小朋友,發現他也喜歡玩同一個遊戲。
回到家裏,他們相約一起上網,在網上以虛擬的武士身份,一齊拯救地球。甚至他們互相交換了用錢買回來的武士戰衣、武器。他們由實體進入虛擬世界,由從實體世界中花了錢,買了虛擬世界的武器,又可以虛擬世界中賣掉武器,變回實錢。
這個故事,不是處擬的故事,已經現實地發生在我們的小朋友中間。元宇宙的世界,正悄悄的在門外。我們的青少年,已身入其中。
「元宇宙」一個時下的潮語,正慢慢地融入我們的現實世界。
「元宇宙」一個源於小說、體驗在不少虛擬遊戲空間之中,隨著面書控股改名,面書發表這正是面書發展方向。而各科技公司微軟、蘋果、錄像卡公司 Nvidia 先後表示正積極研究,推出一系列新產品,並預測未來元宇宙世界的經濟體會比現在的實體經濟體大十倍、百倍,而虛擬貨幣、NFT 藝術品,正在天價般升值。商界知道,一個嶄新的數碼世界已經形成。地產公司開始在元宇宙世界屯地。面書 Oculus VR 視鏡,讓更多人進入元宇宙的空間世界。
元宇宙的底層基建是電腦動畫 Computer Animation, 首先創造出人物、也讓人可以有不同形像化身, 進入世界中與人交往。接着動畫般的代言人、擁有人工智能,可以與人對話。接著VR 眼鏡、手指、膀臂,使人在虛擬世界中享有視、聽、觸、移動、感應各種感覺。一個「活生生」的 AI 人已在多前出現、享有某國家的居留權。
區塊鏈技術出現,使虛擬世界出現可以擁有個別身份、權益、交易、轉移特性。虛擬貨幣、虛擬商品、虛擬資產能進出實體及虛擬世界,產生實際市場價值。
NFT (Non-Fungible Token)(目前中環再有NFT 廣告)是一種被稱為區塊鏈數碼賬本上的數據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碼資料,作為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認證或證書。由於其不能互換,非同質化代幣可以代表數碼檔案,如畫作、聲音、影片、遊戲中的專案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雖然檔案(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複製的,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其底層區塊鏈上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諸如以太幣、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有自己的代幣標準以定義對NFT的使用。
人在虛擬世界中可以有很多人化身,就即如你可以在不同平台上可以不同人物造形、衣著、身份同時參加不同會議,上一分鐘在倫敦、下一秒鐘飛到紐約、上一分鐘在開會、下一分鐘可以到了高爾夫球場與與朋友打球。結束後回到實體家中與家人吃晚飯。
虛擬世界的處境和現實處境可以交叉穿梭。你在虛擬商店,可以看到實體產品的虛擬形象。你用虛擬貨幣交易,就有實體貨品送到你的家中。我曾經想過意大利 Ferragamo 的虛擬商店,就看到他最新的產品,仿真一樣的呈現在面前吸引你。
地產呢?你可在虛擬世界屯地,蓋房子,出租。銀行呢?可以在虛擬世界存款、提款、轉賬交易,然後把錢傳到實體銀行。學校呢?可以在虛擬世界上課,得到實體世界的資歷認證。
教會呢?敬拜、團契、小組、門訓、水禮、喪葬禮儀、全部都可以在元宇宙中的教會完成。大家既可分身參加虛擬教會訓練聚會,又可以在實體教會中享受團契之中的彼此相愛。聞說,美國已有教會進行虛擬世界中洗禮,虛擬世界中聖餐服務。
在元宇宙的世界中,人可以有不同的化身,不同的形象,在不同的空間做不同的事。青年人可以沉迷在虛擬世界,也可以的虛擬世界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將神愛,福音、救贖,神奇妙的創造,更純全、更真實、更全面的呈現在人的面前。
在元宇宙,我是誰?
在現實世界,我有很多身份。我是人夫、人子、人父,傳道人,神僕人,專業保險代理,專業學會會員,有40多年的金融保險工作經驗,商學院副教授、有理想,有智慧、是神賜生命的活人。我以成為一名以生命討神喜悅、彰顯上帝榮耀的見證人為我存有的目的和意義。但無論我以什麼身份出現在什麼群體之中,我都是一個真實的我。我的能力、我的軟弱、我的性情、我的信念,都彰顯在其中,使我成為周志堅,也表現出一個真實的周志堅,並無矯情和虛假。
神無所不在。無論在實體空間、在地球、在宇宙,在虛擬世界中,神也可以與每一位信徒同在,經歷屬靈生命的成長。
即使在元宇宙的宇宙世界,我仍是神的兒女,擁有神的形像和樣式、享受神愛,也遵行神旨意、愛神愛人,榮神益人的人生使命不變,只是神的國度、由實體、由地球、進入了數據世界空間。無所不在的神,在無所不在的空間,神與人相遇,讓人在每一個宇宙空間角落,經歷神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