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使命教會模式 (Missional Communities as A Church Planting Model)

有趣的使命教會模式

Reggie McNeal, Missional Communities: The Rise of Post-Congregational Church

有異於傳統教會,使命團體教會是一種新鮮的教會模式,香港有一些教會正在用此模式進行實驗和孵化之中。

在這種教會模式之下,已經受浸曾經參加傳統教會的基督徒,重新聚集在一起,去追尋一個傳統會型教會以外的屬靈旅程。這個教會形式的概念,是以家庭、工作場所、興趣追求群組,又或者初期教會凡物公用聚集的形式,結集起來。

和傳統教會不同之處,使命型團體,不是以機構,註冊有限公司方式運作。他們並不乞求、也不依賴於教會成員之間的互相支持。

一個典型的使命團體教会並沒有一個堂會的會址,大多數亦無幹事支援。我在香港參觀過一個這樣的教會,是以無約束力、自願承擔、群體公約方式,租用一住宅,以奉獻、承擔、服事、激情、公平、透明、神恩典作為他們互相守約、承擔的共同連結。

大廳作教堂、輪流做衛生、定期崇拜聚會、進行門訓,參加興趣戶外或外展福音活動,平信徒領袖擔任牧養,共同生活,一同敬拜、各人一同投入教會的屬靈旅程。

他們的節奏、慶典、活動、記分卡,與傳統教會不同。這種類型的教會亦非公開給每一位人士參加,亦非要取代傳統教會但他們的聚集,是為了共同的使命領受和承擔。

與一般消費型教會模式不同,他們參與並不是來聽道、事奉、靠教會的設施、喂養和供應。作為一個追隨共同信仰守約的群體,他們在群體中學習彼此服事,面對彼此的不同,共同齊心追求靈性成長的旅程。

朋友,這樣的教會吸引你嗎?你願意和這樣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組織這樣的一個使命團體嗎?

我也在搜索一種教會的新模式去發展「超越」現有模式 (MetaChurch-hk.org) 、在虛擬和實體之間,發展一全面的網絡教會服務。使命團體模式是一種可以參考的發展模式嗎?

作者: 周志堅 Augustine Chow

周志堅博士 是一名有夢想、有活力、以專業保險代理為業的雙職傳道人。他立志推動職場事工,職場牧養關顧。 他是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歷任國際性頂級銀行及保險公司保險高層管理。 Dr. Augustine Chow is a vision-driven dual-roles minister in the marketplace in Hong Kong. He is committed to advocating marketplace chaplaincy ministries. He was honored as An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 of Hong Kong. He was a senior executive in one of the world’s top-notched banking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